劳动法病假怎么发
一、劳动法病假怎么发
劳动法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具体发放标准通常根据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约定或者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来确定。
若劳动合同有约定,且该约定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则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集体合同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标准支付。
企业规章制度对病假工资有规定,且该规定合法合理的,也可按规章制度执行,但同样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此外,职工医疗期满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按规定给予经济补偿。总之,病假工资发放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同时要保障职工基本权益。
二、劳动大法怎么维权
劳动者可通过多种途径依据劳动法维权:
1.与用人单位协商: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说明自身诉求和依据的法律条款,争取达成和解协议。
2.申请调解:若协商不成,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自觉履行。
3.申请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时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
4.提起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注意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
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遵守法定程序和时效规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劳动法迟到怎么办
劳动者迟到,需依据具体情况和公司合法的规章制度处理。
若公司有明确、合法且公示过的考勤制度,规定了迟到的处理办法,如扣除一定绩效奖金、警告等,且这些规定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公司可按制度执行。不过,扣除工资时,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若公司无相关制度,不能随意对迟到劳动者进行处罚。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合理的考勤制度,并向劳动者公示。
若劳动者迟到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要求其赔偿。但需证明损失与迟到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赔偿金额应合理。
若劳动者认为公司对迟到的处理不合法,可与公司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病假怎么发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