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享受哪些权利
一、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享受哪些权利
劳动者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有权在平等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岗位,不受歧视。
(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者付出劳动后,有权按照约定或法定标准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拖欠或克扣工资。
(三)休息休假的权利。劳动者有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休息、休假的权利,包括法定节假日、年休假、病假等,以保障其身心健康和生活平衡。
(四)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劳动者有权参加用人单位或相关机构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和素质。
(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劳动者有权享受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以及用人单位提供的其他福利。
(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有权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
二、我国对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有什么
我国对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经期保护。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二)孕期保护。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三)产期保护。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四)哺乳期保护。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此外,用人单位还应当按照规定为女职工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保障女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
三、未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的认定
未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的认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一)工资支付金额低于法定标准。包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各地会根据经济发展等情况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若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低于此标准,便构成未足额支付。
(二)未按约定支付工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工资数额、支付方式、支付周期等,若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支付,例如无故克扣部分工资、拖延发放工资等,都属于未足额支付。
(三)扣减工资缺乏合法依据。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扣减劳动者工资,除非存在法定情形,如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等,且扣减的数额也要符合法律规定,否则也构成未足额支付。
(四)未支付加班工资等法定报酬。劳动者依法加班的,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工资,若未支付,同样属于未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的情形。认定时需综合各种证据,如工资条、考勤记录等。
以上是关于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享受哪些权利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