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2025-11-02 19:22:53 法律在线 0
  物业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物业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的、以虚假意思表示签的、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特定情况除外)、违背公序良俗、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的物业合同无效。合同被认定无效后,财产该返还返还,有过错要担责。具体详细内容和湘声在线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物业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物业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主要如下:

   第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物业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因其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

   第二,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物业合同无效。例如双方假意订立物业合同,并非真实要建立物业服务关系,这种合同自始无效。

   第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物业合同无效。但如果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合同无效的除外。比如违反物业服务资质要求等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可能无效。

   第四,违背公序良俗的物业合同无效。若合同内容违背社会基本伦理道德、损害公共利益等公序良俗原则,合同不被法律认可。

   第五,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物业合同无效。比如物业与个别业主恶意勾结,签订合同损害其他业主利益,合同无效。

   当物业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物业合同无效如何给物业费

   若物业合同被认定无效,物业费的给付需依据具体情况判定:

   首先,尽管合同无效,但物业服务企业确实提供了符合基本标准的物业服务,业主基于公平原则和实际受益情况,应支付相应物业费。一般参照当地同类物业服务的市场价格、服务内容及实际成本等因素确定费用金额。

   其次,若物业服务存在严重瑕疵,未达到基本服务标准,业主有权要求减收物业费。比如,小区卫生长期无人打扫、安保措施形同虚设等,可依据服务缺失的程度,相应减少应付费用。

   再者,若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不符合约定标准,导致业主损失,业主不仅可主张减少物业费,还可就损失要求赔偿。

   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应先行协商,明确服务实际情况和费用数额。协商不成,可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解决,由专业机构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判定。

   三、反诉物业怎么反诉

   反诉物业,需遵循一定流程。

   第一,明确反诉请求。仔细梳理物业存在的问题,例如物业服务未达合同约定标准,像卫生清洁不及时、安保措施不到位等;或者物业违规收费,擅自增加不合理费用项目等,据此确定具体、合理、合法的反诉诉求。

   第二,准备充分证据。围绕反诉请求收集证据,比如对于卫生问题,可拍摄小区垃圾堆积的照片;安保问题,保存相关监控视频或有相关事件记录;收费问题,保留缴费凭证、物业收费通知等。证据要能有力支撑主张。

   第三,撰写反诉状。清晰写明反诉人与被反诉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准确阐述反诉请求及事实与理由,将物业的不当行为及给自身造成的损害详细说明。

   第四,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通常要在本诉受理后,法庭辩论终结前,向审理本诉的同一法院提交反诉状及证据材料,以便法院合并审理本诉与反诉,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得到公正裁决。

   以上是关于物业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