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不构成掩隐罪的情形
一、如何判定不构成掩隐罪的情形
对于掩饰和隐瞒犯罪所得及收益的行为,可在以下处罚范围内确定起始点:
(1)轻微情况下,在三月到六月的有期徒刑内;
(2)较重情况下,在三年到四年的有期徒刑内。
在定罪起点基础上,考虑犯罪金额、次数等因素,从而增加刑期,确定基准刑。
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的行为,可在以下处罚范围内确定起始点:
(1)若掩饰、隐瞒的金额达5千元或超过3次、总金额达3千元,或明知是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而掩饰、隐瞒一辆,则可在四月到六月的有期徒刑内确定起始点;
(2)若掩饰、隐瞒的金额达50万元或明知是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而掩饰、隐瞒达到五辆,则可在三年到三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内确定起始点。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罪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二、掩隐罪从犯怎么认定
隐瞒犯罪所得金额在3000到1万之间的,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以罚金;若金额高达10万,则可被判处3至7年有期徒刑,同时也需缴纳罚金。
对于认错态度良好且积极退赃的,可视为犯罪情节轻微,有可能免于刑事处罚。
此罪主要指的是通过隐藏、转移、收购等方式掩盖、隐瞒违法收入的行为。
若是单位犯下此罪,将对单位罚款,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量刑。
三、掩隐罪金额达到多少会被抓
隐瞒罪的量刑取决于隐瞒犯罪所得金额,3000元至1万元对应三年以下徒刑;若金额为10万元,则为三年到七年之间。
同时要接受罚金惩罚。
认罪、悔罪以及退赃、退赔等都可作为减刑因素,但犯罪情节轻者可能免于刑事处罚。
本罪的客观要素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销或其他方式掩饰、隐瞒的行为。
若为单位犯案,将面临罚金惩罚,同时对主要责任人予以量刑。
以上是关于如何判定不构成掩隐罪的情形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