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合同单位不给员工一份这违法吗
一、签合同单位不给员工一份这违法吗
签合同后单位不给员工一份,此行为违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这明确赋予了劳动者持有劳动合同的权利。
单位不把合同给员工,会让员工面临诸多风险。员工无法准确了解自身权利义务,在遇到劳动纠纷时,难以举证双方约定内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会陷入被动。
若单位不给员工合同,员工可与单位沟通,要求其提供。若沟通无果,员工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若因单位未提供合同给员工造成损害,单位需承担赔偿责任。员工也可通过申请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解决。
二、公司关闭解散员工应该如何赔偿,补偿多少年
公司关闭解散员工,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进行经济补偿。
公司因自身原因关闭解散导致劳动合同终止,需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举例说明,若员工在公司工作三年零四个月,公司应支付三个月半工资作为经济补偿;若工作两年零七个月,公司需支付三个月工资补偿。
若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三、公司停产员工补偿标准
公司停产导致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补偿标准依据《劳动合同法》执行。
若公司因自身原因停产停工,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应按劳动合同规定标准支付员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若员工提供了正常劳动,公司支付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员工未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通常会发放一定生活费。
若公司停产最终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员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员工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若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员工支付赔偿金。例如,员工工作三年,月平均工资五千元,正常解除合同公司应支付一万五千元经济补偿;若违法解除,需支付三万元赔偿金。
以上是关于签合同单位不给员工一份这违法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