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什么承担举证责任
一、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什么承担举证责任
根据工伤保险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这是基于公平原则以及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考量。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劳动者往往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其对工作过程、事故发生等情况的举证能力有限。而用人单位对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员工工作情况等更为了解,具备举证的便利条件。
若用人单位主张某一事故不属于工伤,就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其主张。例如,提供相关的工作安排记录、现场监控视频、同事证言等,以证明该事故并非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或者并非因工作原因导致。若用人单位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主张,那么工伤认定部门将依据现有证据及相关规定,倾向于认定为工伤。这一规定确保了工伤认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切实保障了劳动者在遭受事故伤害后的合法权益。
二、工伤赔偿的平均工资是应发工资还是实际工资
工伤赔偿中的平均工资通常是指应发工资。应发工资包含了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正常出勤月工资的组成部分。
以应发工资作为计算工伤赔偿平均工资的依据,更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劳动者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收入水平,从而保障其获得合理的工伤赔偿。实际工资可能因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等而低于应发工资,若以实际工资计算,可能会导致劳动者工伤赔偿数额偏低,无法充分弥补其因工伤所遭受的损失。
法律明确规定,在计算工伤赔偿相关待遇时,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多是以应发工资为基数进行计算。这样规定旨在确保劳动者在工伤期间能维持与受伤前相近的收入水平,保障其基本生活及后续康复、治疗等需求,体现了对工伤职工权益的充分保护。
三、工伤十级赔偿是按应发工资还是实发工资赔偿
工伤十级赔偿通常是按照应发工资计算赔偿基数。
应发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正常出勤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实发工资则是扣除了个人所得税、社保费用等后的实际到手工资。
以应发工资作为赔偿基数更能全面反映劳动者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收入水平,从而合理确定工伤赔偿数额,保障劳动者因工伤导致收入减少等损失得到充分弥补。这样能使赔偿更贴合劳动者因工伤无法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损失情况,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符合工伤保险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宗旨。
以上是关于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什么承担举证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