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属于婚后财产的判定
一、房子属于婚后财产的判定
婚后财产中房子的判定,需依据多种情形:
其一,若夫妻双方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子,无论登记在一方还是双方名下,一般都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例如,夫妻婚后共同出资支付首付并共同偿还房贷,该房产就属于共同财产。
其二,一方父母婚后出资为子女购买的房子,若明确表示是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且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房子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若没有明确表示赠与一方,则推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其三,双方父母婚后出资购买的房子,无论登记在哪一方名下,一般按照双方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总之,判定房子是否属于婚后财产,关键在于购房资金来源、产权登记情况以及是否有明确约定等因素。
二、婚后财产是平均分配吗
婚后财产并不一定平均分配。
婚后财产的分配遵循法定与约定两种规则。若夫妻双方对婚后财产有书面约定,明确财产的归属方式,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与公序良俗,依约定进行分配。
若无约定,则按法定规则处理。原则上,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一般均等分割。但在实际分割时会综合多种因素。比如,一方对家庭贡献较大,像承担较多家务劳动、照顾老人孩子等,在分割财产时可适当多分;一方存在过错行为,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在财产分配上会倾向无过错方;另外,若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在财产分配时也会有所体现。总之,婚后财产分配需依据具体情况依法合理确定。
三、婚后公正财产属于一方
婚后对财产进行公证归一方所有,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夫妻双方可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要办理婚后财产公证为一方所有,需遵循一定程序。首先,夫妻双方准备好身份证、结婚证、财产权属证明等相关材料。接着,双方共同前往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申请表。
公证机构受理后,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核实财产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双方约定的自愿性。若审核通过,会依法出具公证书。
该公证书对夫妻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在涉及财产纠纷时可作为有力证据。不过,需注意,若存在欺诈、胁迫等法定情形,一方可向法院请求撤销该公证约定。同时,公证财产约定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以保护交易安全和第三人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房子属于婚后财产的判定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