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诈骗用不当得利好还是侵权好

2025-11-14 09:24:49 法律在线 0
  被诈骗用不当得利好还是侵权好?被诈骗时主张权利,选不当得利或侵权需综合考量。不当得利构成要件明确,重点在返还利益,举证简单;侵权强调违法性等,可获全面赔偿但举证要求高。想追回财物选不当得利,想获全赔选侵权,要依具体情况判断。接下来湘声在线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被诈骗用不当得利好还是侵权好

   在被诈骗的情形下,选择以不当得利还是侵权来主张权利,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若选择不当得利,其构成要件为一方获利、他方受损、获利与受损有因果关系且无法律上原因。诈骗中,诈骗者取得财物致受害者损失,符合不当得利构成。以不当得利主张,重点在于返还所获利益,相对举证责任较简单,只需证明对方取得财物无合法依据及自身损失情况。

   而侵权则强调行为的违法性、存在损害后果、行为与后果有因果关系及行为人有过错。诈骗行为本身具有违法性,给受害者造成财产等损害,符合侵权特征。以侵权主张,受害者除要求返还财产,还可主张因诈骗遭受的其他损失赔偿,如精神损害赔偿等,能获得更全面赔偿,但举证要求相对较高,需详细证明侵权行为及造成的各种损失。

   总体而言,若只想尽快追回被诈骗财物,不当得利可能是较好选择;若希望对诈骗造成的各类损失包括精神伤害等都获得赔偿,侵权之诉能提供更广泛救济途径。需根据具体案件事实、证据情况等综合判断并作出选择。

   二、被诈骗受害人违法吗

   一般情况下,被诈骗的受害人不违法。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受害人是基于犯罪嫌疑人的欺骗手段,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遭受财产损失的一方,其本身是诈骗犯罪行为的受害者,是无辜的,不存在主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故意和行为要素。

   然而,如果在被诈骗过程中或之后,受害人存在某些特殊行为,则可能涉及违法。比如,受害人在知晓被诈骗后,为了挽回损失,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如诈骗他人以获取弥补损失的钱财;或者在案件处理中,故意伪造证据、作虚假陈述干扰司法机关正常办案等行为,这些就可能触犯法律。

   判断被诈骗受害人是否违法,关键在于其自身有无实施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而不能仅仅因为其处于被诈骗这一事件的受害位置就一概而论。要依据具体案件事实和证据来进行综合认定。

   三、被诈骗公司财务需要承担责任吗

   被诈骗公司财务是否承担责任,需依据具体情形判定。

   若财务人员完全不知情,在正常业务流程中按规定操作,没有任何过错或疏忽,是诈骗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或复杂骗术实施诈骗,导致公司资金受损,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通常无需承担责任。

   若财务人员存在一定过错,比如违反公司财务制度、未履行应有的谨慎审核义务。像未仔细核实付款指令真实性,轻易转账,或对一些明显异常的财务操作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按流程审批,那么财务人员可能需承担相应责任。责任范围可能涵盖部分损失赔偿,具体比例会根据过错程度,由公司内部规定、劳动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判定确定。

   若财务人员与诈骗分子勾结、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那就构成违法犯罪,要承担刑事和民事赔偿责任。刑事上会依据诈骗罪名定罪量刑,民事上需对公司全部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总之,被诈骗公司财务责任判定,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以上是关于被诈骗用不当得利好还是侵权好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