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诱导签了离职协议怎么办
一、被诱导签了离职协议怎么办
若被诱导签了离职协议,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收集相关证据。证明诱导行为存在的证据至关重要,如与上级或相关人员的谈话录音、聊天记录、邮件等,这些材料中若包含诱导性的言语、承诺等内容,将有助于后续维权。
其次,判断协议是否存在可撤销情形。根据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若能证明离职协议是在被诱导违背真实意愿下签订,可认定符合可撤销情形。
最后,及时采取行动。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说明情况,要求重新协商离职事宜或撤销该协议。若协商不成,可在规定时效内,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撤销离职协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公司诱导签了离职还能仲裁吗
公司诱导员工签离职,员工仍有申请仲裁的权利。判断能否仲裁及仲裁是否能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有证据证明公司存在诱导行为。
若有充分证据,如聊天记录、录音等能表明公司通过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迫使员工签订离职协议,那么员工可申请仲裁。仲裁请求可以包括确认离职协议无效,恢复劳动关系,若已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要求赔偿。
在仲裁过程中,员工需清晰阐述公司诱导的具体情形及自身当时的困境。仲裁机构会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和陈述进行综合判断。
若证据不足,仲裁机构可能难以支持员工的诉求。所以,员工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且要注意,申请仲裁需在规定时效内提出,以免影响自身权益主张。
三、被诱骗签了离职申请怎么办
若被诱骗签了离职申请,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收集相关证据。比如能证明存在诱骗行为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在场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对于证实离职申请并非真实自愿意思表示至关重要。
其次,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以书面形式向单位说明离职申请是在被诱骗情况下签署的,要求单位撤销该离职申请,恢复劳动关系。沟通时要保留好相关凭证,如邮件记录等。
再者,若与单位沟通无果,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的行为进行调查,若查证存在诱骗劳动者签署离职申请的情况,会依法责令单位改正。
最后,也可通过劳动仲裁途径解决。向劳动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提供所收集的证据,请求裁决离职申请无效,恢复劳动关系或要求单位给予相应赔偿。通过合法途径,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劳动权益。
以上是关于被诱导签了离职协议怎么办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