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诈骗能立案吗
一、未成年诈骗能立案吗
未成年诈骗是否能立案,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根据法律规定,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一般是达到当地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若未成年实施诈骗行为,诈骗金额达到立案标准,通常是可以立案的。
对于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诈骗,应负刑事责任,达到立案标准会被追究。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诈骗行为本身不在其应负刑事责任的八类犯罪范围内,一般不承担诈骗罪刑事责任,但可能因情节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等其他处理,若符合立案标准,也会立案调查相关情况。而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诈骗,通常不负刑事责任,但如果涉及严重危害社会行为,可能会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在司法实践中,立案时会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诈骗金额、情节等因素。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秉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处理。
二、未成年诈骗多少钱立案
未成年人实施诈骗行为,刑事立案标准与成年人一致,一般诈骗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达到此标准的公安机关会予以立案。不过,各地区可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幅度内确定具体立案标准。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有特殊规定。若未成年人未满十六周岁,实施诈骗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可能会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诈骗犯罪,要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此外,即便诈骗金额未达立案标准,但如果存在多次诈骗等情形,也可能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对于未成年人,公安机关会根据具体情节,依法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三、未满十六周岁诈骗可判吗
未满十六周岁实施诈骗行为,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仅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这八种严重犯罪负刑事责任,诈骗不在此列。所以,通常情况下,未满十六周岁实施诈骗行为,不会被判刑。
不过,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意味着无需承担任何后果。其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被害人的损失进行赔偿。同时,必要时政府可以对实施危害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收容教养,通过教育和矫治措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避免再次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
以上是关于未成年诈骗能立案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