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犯罪属过失犯罪吗
一、醉酒犯罪属过失犯罪吗
醉酒犯罪并不必然属于过失犯罪。
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醉酒,即单纯性醉酒,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能力虽有所减弱但并未完全丧失,在此状态下实施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且多认定为故意犯罪。因为行为人在醉酒前应当预见自己饮酒后可能实施危害行为,却未予避免。
然而,病理性醉酒属于精神病状态。行为人如果因病理性醉酒而实施危害行为,且在行为时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根据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不存在过失犯罪一说;若行为人明知自己存在病理性醉酒的情况而故意饮酒导致犯罪,仍可能构成故意犯罪。
所以,醉酒犯罪是否为过失犯罪不能一概而论,需根据醉酒的具体情形以及行为人对犯罪行为的主观心理状态等来综合判断。
二、醉酒犯罪属于故意犯罪吗
醉酒犯罪一般仍属于故意犯罪。
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虽然醉酒状态下,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可能有所减弱,但这并不影响其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
如果行为人在醉酒前就有实施犯罪行为的故意,借醉酒实施犯罪,显然属于故意犯罪。例如,事先预谋在醉酒后伤害他人,即便处于醉酒状态实施了伤害行为,也构成故意伤害罪,主观上是故意。
若行为人在醉酒时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未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这种情况下属于过失犯罪。但实践中,多数醉酒犯罪是基于故意。因为醉酒往往是行为人主动选择饮酒导致,其对醉酒后可能实施的危害行为存在一定的预见可能性。所以,醉酒犯罪通常被认定为故意犯罪,行为人需为自己醉酒状态下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醉酒犯罪属于故意吗
醉酒犯罪仍可能构成故意犯罪。根据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从主观方面来看,醉酒分为生理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生理性醉酒状态下,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仍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虽然饮酒导致其意识和行为能力有所改变,但这并不影响其在实施犯罪行为时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心态。如果行为人在醉酒前明知自己饮酒后可能会实施危害行为,却仍然饮酒并导致犯罪发生,那么其主观上具有故意犯罪的故意。
例如,某人在醉酒后故意持刀伤害他人,其在醉酒前能够意识到饮酒可能带来的后果,并且在醉酒状态下实施伤害行为时,其行为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故意性,应认定为故意犯罪。
病理性醉酒则是一种特殊情况,行为人如果因病理性醉酒导致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的危害行为,可能不构成故意犯罪,但需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并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承担其他责任。
总之,一般情况下醉酒犯罪不能以醉酒为由免除刑事责任,是否构成故意犯罪需根据具体案件事实和证据来综合判断。
以上是关于醉酒犯罪属过失犯罪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