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区别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区别
治安管理处罚与刑法的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法律性质及其适用范畴来说,治安管理处罚法系行政法之领域范畴,主要适用于一般性的违法事件,其中甚至容纳了一部分轻度的犯罪行为;而刑法乃是刑事法律,其适用对象为所有形式的犯罪行为,并且惩罚力度相比前者更为严苛。
又体现在法律依据的释义上,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依据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至于刑法方面,其处罚依据则是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再者,两部法律对于违法行为所产生的危害程度也有所区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则通常只涉及较为轻微的危害后果;但若越过这一界限,触犯了刑法的话,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且严重的危害。
两种法律所规定的处理程序也有所不同,实践中,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往往由公安机关直接进行处置;反之,倘若构成犯罪行为,将必须历经公安机关的详细调查、检察院的起诉以及法院的认真审理等完善的司法程序。
最后,在立法机构及法律地位层面,刑法作为由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法律,扮演着我国基本法律的角色;至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它只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所推动,因此在法律层级上,它被定义为刑法的下位法。
《刑法》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二、治安管理处罚法故意损毁财物处罚标准
首先,倘若涉案者以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等非法途径破坏公共财产或者私人财产,他们将会面临五日至十日的行政拘留以及相应数额的罚款处罚。
若情节更为恶劣,涉案者将被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同时还需承担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摧毁或者损害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数额较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违法行为。
此种犯罪的实施主体为一般自然人,只要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均可构成该罪名。
对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而对于数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行为,则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犯罪行为往往源于某种现实原因。
行为人可能出于对财物所有人的打击报复、嫉妒心理或者其他类似的针对性心理状态,通过毁坏财物来实现自己的犯罪目的,从而给所有人带来财产上的损失。
三、治安管理处罚法故意损坏他人财物怎么处理
对于故意损毁他人财物这一严重违法行为所给予的治安处罚措施如下:
1. 如果情节较为轻微,将被处以5天的拘留,同时还可能会面临罚款200元的处罚;
2. 若情节一般,则需接受7天的拘留,同时可能会被罚款200到500元不等;
3. 而当情节较为严重时,根据具体案情,将会按照以下三个档次进行处罚:首先,拘留10天,并可能会被罚款500元;
拘留12天,并可能会被罚款500到1000元之间;最后,拘留15天,并可能会被罚款500到1000元之间。
以上是关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