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他人救助被害人该当何罪
一、阻止他人救助被害人该当何罪
阻止他人救助被害人的行为,可能涉及不同罪名,需根据具体情形判断:
一是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明知被害人处于生命垂危等紧急状态,通过阻止他人救助的行为,积极追求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阻止救助这一危害行为,且最终导致被害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二是故意伤害罪。若行为人阻止他人救助被害人,目的是使被害人身体受到伤害,且实际造成了被害人身体损伤的结果,根据伤害程度,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三是可能构成其他犯罪的共犯。例如,在一些犯罪场景中,阻止救助是为了帮助主犯完成犯罪或者逃避法律追究,那么可能作为相关犯罪的共犯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如果尚未达到犯罪的严重程度,也可能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具体的定罪量刑,需要结合案件的详细情况,由司法机关依法认定。
二、造成被害人意外死亡判多少年
根据相关法律条例规定,如果行为人因其过失导致他人意外身亡,那么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倘若其有故意伤害他人体质之意,那么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者管制等处罚。
若其所犯罪行属于前述范畴,并且在伤害他人时导致对方重伤,那么则将面临铁窗生活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期间的惩罚;而如果行为人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使用特别残忍手段使得他人重伤并造成严重残疾者,那么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
三、危险犯有被害人吗
危险犯是刑法范畴内的一种特殊犯罪形态,其被告人是否构罪并不取决于实际损害结果的发生与否,而是重点在于其行为本身具备引发某种特定危险的可能性这一特性。在危险犯中,虽然被告人事先实施的犯罪行为未必直接对具体的个体被害人产生损害,然而,对于可能受到潜在威胁的被害人或者受害群体却是客观存在的。此类犯罪行为通常会对公众安全、公共秩序以及特定的社会利益构成威胁,其潜在的影响力极为深远,因此,在法律评价层面,我们将那些可能受到潜在威胁的被害人或受害群体视作危险犯的"被害人"。
以上是关于阻止他人救助被害人该当何罪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