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劳动合同被辞退了有没有补偿
一、签了劳动合同被辞退了有没有补偿
签了劳动合同后被辞退是否有补偿,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
第一,若用人单位合法辞退,比如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补偿。
第二,属于以下合法解除但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用人单位因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期满不续签(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条件续订,劳动者不同意的除外)、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等,用人单位应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三,若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即无正当合法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
劳动者可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等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的,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解决纠纷。
二、签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是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劳动者需是符合劳动年龄条件,具有劳动权利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劳务合同的主体则不限于此,双方可以都是自然人,或者一方是单位,另一方是自然人,也可以双方都是单位。
二是主体关系不同。劳动合同签订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隶属关系,劳动者需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而劳务合同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
三是合同内容不同。劳动合同约定的是劳动者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支付报酬,并涉及劳动条件、劳动保护等;劳务合同主要约定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支付劳务报酬,重点在劳务成果。
四是法律适用不同。劳动合同受劳动法律法规调整;劳务合同主要受民事法律法规调整。
五是争议解决程序不同。劳动争议需先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劳务合同争议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三、签劳动合同也不给交社保我该怎么办
若用人单位签劳动合同却不给交社保,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以书面形式向单位提出缴纳社保的要求,明确指出其行为违反了《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限期补缴。保留好沟通的记录,包括邮件、短信、书面通知等,以备后续可能的需要。
其次,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改正,补缴社保费用,并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此外,还可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反映情况。该机构可依法强制用人单位补缴社保,以维护劳动者的社保权益。
若因单位未缴纳社保导致自身权益受损,如无法享受医保待遇等,还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要求单位赔偿损失。在此过程中,务必充分准备证据,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签了劳动合同被辞退了有没有补偿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