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用人不签合同是合法的吗

2025-10-31 20:43:21 法律在线 0
  单位用人不签合同是合法的吗?单位用人不签合同不合法。按规定,用人单位用工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要付双倍工资,超一年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不签对双方都有风险,单位用人必须签合同保障权益。接下来湘声在线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单位用人不签合同是合法的吗

   单位用人不签合同不合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若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超过一年未订立,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不签合同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有风险。对劳动者而言,权益难以保障,如工资发放、社保缴纳、工伤认定等可能出现纠纷。对用人单位来说,除支付双倍工资外,还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增加用工管理成本和法律风险。

   所以,单位用人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保障双方合法权益,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二、公司一个月不签合同有补偿吗

   公司一个月不签合同通常没有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也就是说,法律给予用人单位一个月的宽限期,在此期间内签订合同是合法的,无需支付额外补偿。若超过一个月仍未签订,从第二个月起,用人单位就要支付双倍工资。比如,员工入职后第二个月开始,若公司还未签合同,该月起员工除正常工资外,还能额外获得与工资等额的补偿,直至双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用工满一年。

   所以,仅一个月不签合同,用人单位不用支付补偿,但建议劳动者及时提醒公司签订合同,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一旦超过一个月未签,劳动者可与公司协商补偿事宜,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三、用人单位迟迟不签合同怎么办

   用人单位迟迟不签订合同,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第一,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劳动者可主动向单位提出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明确表达签订合同的意愿和依据法律规定应享有的权益。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达成签订合同的共识。

   第二,收集证据。如果协商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要注意收集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这些证据在后续维权过程中至关重要。

   第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处理,责令其限期签订劳动合同。

   第四,申请劳动仲裁。若劳动监察部门处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通过以上途径,劳动者可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并给予相应补偿。

   以上是关于单位用人不签合同是合法的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