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书不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一、协议书不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关于协议是否需要公证以获得法律效力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
协议是否得以建立履行并不会受到是否经过公证程序这一因素的影响。
合同想要有效地受到法律保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其一,签署协议的各方均需具备合法的民事行为能力;其二,所签署的协议内容不得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或社会公共道德准则;其三,协议内容必须清晰明确,力求表达出协议参与方真实的意愿和要求,充分体现出双方平等协商的自愿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公证仅仅作为一种强化合同证据效力的技术措施。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协议可以到公证处公证吗
协议可根据双方约定或遵照相关法律法规,由国家公证机关对其内容进行详尽且严谨的审核,此即为所谓的协议公证。
这是协议在签订过程中可以采用的一种合法行式。
在我国,对于协议的公证遵循了自愿原则,换言之,是否决定向公证机关申请公证,完全取决于协议各方的意愿,公证与否并不会改变协议本身的法律效应,除非法律另有明确规定或者协议各方另行达成共识。
三、协议公证可以补充公证吗
在特定情形下,协议公证书可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公证。补充公证主要致力于弥补原公证书中信息不全、表达模糊或关键事项缺失等问题。
然而,补充公证并非任意行为,必须以原公证书为依据,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补充内容应与原公证事项紧密相连,并能通过新证据和材料加以证实。
此外,当事人在申请补充公证时,须向原公证机关提交申请,并附上充足的理由及相关证明文件。公证机关将对申请进行审核,判定其是否满足补充公证的要求。如符合,则依法办理补充公证手续。
以上是关于协议书不公证有法律效力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