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以上老人工伤怎么索赔
一、70岁以上老人工伤怎么索赔
70岁以上老人一般不认定为工伤。因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与用人单位通常不再构成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
若因劳务活动受伤,索赔方式如下:
首先,明确责任划分。需确定是因自身过错、雇主过错还是第三人过错导致受伤。若因第三人侵权致使老人受伤,老人可要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若雇主存在过错,也需承担相应责任。
其次,收集证据。收集包括但不限于劳务合同、受伤现场照片、医疗诊断证明、医疗费用票据、护理记录等证据,以证明劳务关系存在以及受伤情况和损失。
最后,索赔途径。可先与责任方协商赔偿事宜,就赔偿项目(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等)和赔偿金额达成一致。若协商不成,可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双方证据和法律规定判定责任和赔偿金额。
二、超过70岁有工伤死亡赔偿金吗
70岁人员如符合工伤认定条件,有工伤死亡赔偿金。
首先,需明确工伤认定。即使劳动者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如果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且被认定为工伤,就可享受相应待遇。若认定为工伤死亡,家属有权主张赔偿。
工伤死亡赔偿金主要包含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丧葬补助金一般是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不过实践中,70岁人员情况较为复杂,部分地区可能因已达退休年龄等因素,在认定工伤及赔偿处理上存在差异。若存在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等特殊情况,赔偿途径和标准可能不同,可能需通过民事侵权等法律途径主张赔偿。所以关键在于认定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及是否符合工伤认定条件。
三、工伤认定1年期限赔偿
工伤认定的1年期限十分关键。该期限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计算。
若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而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期限内可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一旦工伤被认定,赔偿项目通常包含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赔偿标准依据工伤认定结果及劳动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评定伤残等级后,会根据不同等级确定相应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
若超过1年期限未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可能面临无法通过工伤保险基金获得赔偿的风险。不过,若存在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导致逾期,可能仍有补救机会,但需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劳动者应重视该期限,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70岁以上老人工伤怎么索赔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