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合同是无效条款
一、什么合同是无效条款
合同中的无效条款是指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的条款。以下情形下的合同条款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例如企业被胁迫签订的不利于自身且损害国家利益的供货合同条款。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像合同双方为谋取私利,勾结起来损害第三方利益的条款。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如通过看似正常的贸易合同,掩盖走私等非法活动。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如合同约定的内容危害公众健康、安全等。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比如劳动合同中规定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因违反社保法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6.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例如一些高危作业合同中免除自身对员工伤亡赔偿责任的条款。
7.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如保管合同中,保管方以条款免除自身重大过失导致保管物损毁的赔偿责任。
二、甲方违法合同无效吗
甲方违法并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判断合同是否无效,需依据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来确定。
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若甲方违法仅属于轻微违规,未触及上述无效情形,合同不一定无效。比如甲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存在一些小的操作瑕疵,但不影响合同的主要目的实现,也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合同通常有效。
然而,若甲方的违法行为符合上述无效情形,如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是双方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等,那么合同会被认定无效。
所以,甲方违法时合同是否无效,要具体分析其违法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无效情形,不能一概而论。
三、合同无效全部无效吗
合同无效并非都是全部无效,存在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两种情形。
合同全部无效指整个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自始不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比如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这些情况会导致合同全部无效。
而合同部分无效,是合同的部分内容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损害公共利益等无效,但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其他部分仍然有效。例如,合同中某一解决争议的条款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并不影响合同其他条款的履行及效力;又如合同中部分价格条款因显失公平被认定无效,不影响合同其他部分继续有效。
所以,判断合同是全部无效还是部分无效,要依据具体合同内容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以上是关于什么合同是无效条款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