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过期食品赔偿标准
一、买到过期食品赔偿标准
买到过期食品,消费者可依法获得相应赔偿:
一是退款。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退还购买过期食品所支付的价款。因为商家售卖过期食品,未能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商品,消费者有权解除该买卖合同关系,商家应返还已支付的费用。
二是价款赔偿。依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消费者在主张赔偿时,应保留好购物凭证,如购物小票、发票等,以及过期食品的实物或照片,以便证明购买事实和食品过期情况。若与商家协商赔偿事宜不成,可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也可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买到过期食品不足20元怎么赔偿
买到过期食品,即便金额不足20元,消费者同样依法享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依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过期食品属于违法行为。消费者除要求退还购买过期食品的价款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也就是说,即便购买的过期食品价值不足20元,消费者最低也能获得一千元的赔偿。
消费者应保留好购买凭证,如购物小票、发票等,以及过期食品的完整包装。可先尝试与商家协商赔偿事宜,向商家明确指出其销售过期食品的违法事实以及自己应享有的赔偿权利。若商家拒绝赔偿或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请求行政机关介入调查处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可不表示什么
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可不表示以下内容:一是不表示与食品安全无关的企业内部编号等非必要标识内容。此类信息对消费者了解食品安全及产品基本特性并无直接关联。二是如果产品标签已经清晰准确地表明了关键信息,可不重复表示一些冗余内容。例如,当配料表已明确标注所有成分时,对于一些在其他条款中可推导出来的辅助信息,可不另行表示。
但需强调,进口预包装食品必须严格按照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清晰、准确地表示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关键信息。这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以及确保食品安全监管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未按规定标注相关必要内容的进口预包装食品,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监管措施。
以上是关于买到过期食品赔偿标准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