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之后被单位解除劳动关系都有什么赔偿
一、工伤之后被单位解除劳动关系都有什么赔偿
工伤后被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获多项赔偿。
首先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伤残等级确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其次是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离职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同样依伤残等级而定。
再者是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标准也与伤残等级相关。
另外,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应正常发放,若单位未足额支付,需补足差额。
还有,若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应支付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同时,单位应协助劳动者办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手续,并配合申领各项工伤保险待遇。若因单位原因导致劳动者无法及时获得赔偿,单位需承担相应责任。劳动者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二、劳务派遣员工在用工单位发生工伤谁来负责
劳务派遣员工在用工单位发生工伤,责任主体的确定较为明确。一般而言,派遣单位作为用人单位,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然而,在用工单位有过错的情况下,需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派遣单位需按照法律规定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若员工发生工伤,派遣单位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并在被认定为工伤后,承担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等责任。
用工单位若存在以下情形,需承担补充责任。比如,在用工过程中,因自身安全设施不完善、安全管理不到位等过错,导致员工工伤事故发生;或者违反相关劳动保护规定,未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等。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可先向派遣单位主张工伤保险待遇。若派遣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不足以弥补员工损失,员工有权要求用工单位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得到充分救济。总之,通过明确各方责任,确保劳务派遣员工在工伤时能获得妥善的赔偿与保障。
三、工伤赔偿是按本人的实际工资还是基本工资
工伤赔偿通常按照本人实际工资计算。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计算时,以应发工资为准,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若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以实际工资为依据进行工伤赔偿,是因为它能更准确反映职工的劳动报酬水平,保障职工在工伤后能得到与实际收入相匹配的赔偿,以弥补因工伤导致的收入损失、医疗费用支出及后续康复等方面的需求,确保职工在工伤期间及之后的生活能得到合理保障,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活水平。
以上是关于工伤之后被单位解除劳动关系都有什么赔偿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