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也走劳动仲裁么
一、工伤也走劳动仲裁么
工伤纠纷一般需要先走劳动仲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等发生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处理。
首先,工伤认定是启动后续程序的关键。劳动仲裁可对工伤认定结论进行审查,确认职工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工伤。若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不服,通过劳动仲裁能依法进行救济。
其次,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后,关于伤残等级对应的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如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医疗补助金等,若双方存在争议,也需通过劳动仲裁解决。仲裁机构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公正裁决用人单位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再者,即使职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在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等问题产生分歧时,劳动仲裁也是重要的维权途径。它能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工伤职工得到应有的赔偿和保障。
总之,工伤纠纷通常要先经过劳动仲裁这一法定程序,以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妥善解决工伤引发的各类争议。
二、工伤赔偿是谁在赔偿
工伤赔偿责任主体视情况而定。若用人单位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大部分赔偿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包括工伤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用人单位承担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等差额部分等。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赔偿责任均由用人单位承担,涵盖工伤保险基金应支付的所有项目及用人单位自身需承担的项目。
此外,若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工伤,职工可向第三人主张民事赔偿,也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此时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实践中需根据具体情形准确判断赔偿主体,以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得到妥善维护,确保赔偿责任得到正确落实。
三、工伤赔偿责任谁承担
工伤赔偿责任的承担主体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一般而言,若用人单位有参加工伤保险,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规定分别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大部分费用,如工伤医疗费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用人单位承担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伤残津贴(五级、六级伤残)等部分。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全部工伤赔偿责任均由用人单位承担。
在劳务派遣关系中,派遣单位缴纳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和派遣单位承担责任;未缴纳的,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的工伤赔偿,由该单位向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
总之,工伤赔偿责任承担主体复杂,要依据劳动关系、工伤保险参保情况等综合判定,以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得到妥善落实。
以上是关于工伤也走劳动仲裁么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