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认定工伤
一、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认定工伤
未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工伤需按以下步骤操作:
首先,确定劳动关系。没有劳动合同,可凭借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证言等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比如工资转账记录,能证实单位与职工间有经济往来,属于劳动报酬支付;工作证是职工身份及从事工作的证明;考勤记录反映职工出勤情况,也是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其次,申请工伤认定。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
最后,接受调查核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及有关部门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
只要能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职工依然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二、工伤程序未走完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工伤程序未走完时,能否解除劳动合同需分情况判断。
从用人单位角度,一般情况下,在工伤程序未完成,也就是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流程还在进行时,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因为工伤职工此时处于特殊保护期,用人单位这种单方解除行为属于违法,需承担支付赔偿金等法律责任。
但如果工伤职工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从工伤职工角度,其有权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工伤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可依法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相应补偿。
总之,工伤程序未走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受到严格限制,而工伤职工有主动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三、有劳动合同走工伤流程需要多久
有劳动合同走工伤流程所需时间因具体情况而异。一般而言,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工伤认定阶段,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在15日内对提交材料进行审核。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事实清楚的在15日内作出。若用人单位或职工对认定结论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此程序可能耗时数月。
劳动能力鉴定阶段,需在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进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必要时可延长30日。对鉴定结论不服,可在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级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赔偿阶段,若双方无争议,社保机构会按规定支付待遇。若存在争议,需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解决。劳动仲裁一般在受理后45日内审结,复杂的可延长15日。对仲裁结果不服提起诉讼,一审通常在6个月内审结,二审需3个月。
综上,简单的工伤案件可能需3至6个月,复杂的则可能超过1年。
以上是关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认定工伤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