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取钢板可以做劳动能力鉴定吗
一、还没取钢板可以做劳动能力鉴定吗
一般情况下,还没取钢板也可以做劳动能力鉴定,但存在不同情形。
在一些地区和案件处理中,若医疗机构能够出具明确诊断意见,表明内固定物(钢板)不影响劳动能力鉴定对伤情的判断,或者根据医学常规,该内固定物无需取出,此时可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主要目的是确定因工伤或其他事故造成的身体功能障碍程度,以给予相应补偿和保障。
然而,若内固定物对肢体功能存在影响,可能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确,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通常会要求待钢板取出、伤情稳定后再进行鉴定。因为伤情不稳定时进行鉴定,可能无法真实反映最终的劳动能力受损状况,后续若伤情变化,可能引发重新鉴定等复杂程序。
是否能在未取钢板时做劳动能力鉴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可先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咨询,并依据其要求和指引准备相关材料、进行申请。
二、劳动能力鉴定具体怎么鉴定的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如下:
首先,申请人准备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有效的诊断证明、完整病历材料、身份证明等。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其次,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专家依据国家标准,对被鉴定人进行检查、诊断,提出鉴定意见。
然后,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一般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必要时可延长30日。
最后,鉴定结论作出后,会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如果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三、劳动者补偿金如何执行
劳动者补偿金的执行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确定生效法律文书。若经劳动仲裁或法院判决,劳动者应获取补偿金,相关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后,才具备强制执行力。
第二,申请强制执行。若用人单位未主动履行支付义务,劳动者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需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等材料。
第三,法院执行措施。法院受理申请后,会采取多种执行手段。可查询、冻结、划拨用人单位的银行存款;扣留、提取其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其财产等。
第四,分配执行款项。执行到的款项,法院会按照法律规定和生效文书确定的金额,将补偿金支付给劳动者。若存在多个债权人,法院会依法按顺序或比例分配。
在整个执行过程中,劳动者应积极配合法院工作,提供用人单位财产线索等信息,以促进补偿金顺利执行到位。
以上是关于还没取钢板可以做劳动能力鉴定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