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胁从犯
一、什么是胁从犯
胁从犯,即受胁迫而犯罪之人,具备以下三个特性:首先,实际施行犯罪行为;其次,主观明知己方行为违法而自愿为之,即在本可拒绝却选择实施;最后,因受外力逼迫才加入犯罪行列。
需特别强调,若行为人被骗或被剥夺选择权,则不能视为胁从犯,也无法构成共同犯罪。
同时,紧急避险也需严格区分开来。
被裹挟参与其中的人,在后继的共同犯罪中积极主动,发挥主导作用,则该人将被视为主犯。
《刑法》
第二十六条
【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二十七条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八条
【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九条
【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什么是犯罪从犯行为
犯罪中的从犯行为说的就是那些在犯罪活动里头,虽然不是大头目,或者主角,但是也参加了整个巨大金额违法活动的人。
这种人可能在筹划、预谋、执行,甚至是找后路逃跑的时候都出过力,或者是明明知道别人在做坏事,还帮着人家藏起来,或者是帮着人家躲避警察的追捕。
虽然这些从犯的行为看起来没有主犯那么直接和明显,但是他们的参与也是推动了整个犯罪活动的进行。
按照我们国家的法律,从犯也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不过他们的责任通常比主犯轻一些。
三、什么是从犯罪有多重
在刑事法学理论体系中,所谓从犯,即是指在主要犯罪活动过程中发挥了辅助性角色功能的行为表现方式,具体体现为积极协助或者推动主要犯罪行为的顺利完成。
尽管从犯本身并不能独立构成主要犯罪行为,但是其行为对于主要犯罪行为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从犯的法律责任相较于主要罪犯往往相对较轻。
值得注意的是,从犯所承担的法律后果的严重性仍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综合性影响,如在整个犯罪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特征、参与程度及实际引发的结果等等。
以上是关于什么是胁从犯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