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机构负责什么
一、劳动仲裁机构负责什么
劳动仲裁机构负责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其职责主要包括:受理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仲裁申请,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立案。负责组织仲裁庭,指定仲裁员,按照法定程序审理案件。在审理过程中,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进行调查取证,以查明事实真相。依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争议作出公正裁决,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裁决内容涵盖解除劳动关系、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等诸多方面。劳动仲裁机构还承担着调解劳动争议的职责,尽量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以平和方式解决纠纷。此外,其作出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仲裁机构通过这些工作,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劳动仲裁和投诉的区别
劳动仲裁与投诉存在诸多区别。
劳动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程序。它需由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委依据法定程序进行审理,作出的裁决具有终局性或非终局性。若对终局裁决不服,用人单位有法定情形可申请撤销,劳动者可向法院起诉;非终局裁决,双方不服均可向法院起诉。
投诉则是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监察部门会进行调查核实,根据情况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可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在处理方式上,劳动仲裁更侧重于对双方争议的居中裁决,解决劳动纠纷;投诉侧重于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查处。在时效性方面,劳动仲裁有仲裁时效规定;投诉的时效性要求相对不那么严格。从结果的强制执行力来看,仲裁裁决生效后可通过法院强制执行;劳动监察部门作出的责令改正等决定,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监察部门可依法采取措施促使其履行。
三、劳动仲裁会有什么结果
劳动仲裁结果有多种可能。若用人单位确实存在违法情形,如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保等,仲裁可能裁决用人单位支付相应款项,如补发工资、补缴社保费用、支付经济补偿等。若劳动者主张的权益缺乏事实依据或不符合法律规定,仲裁可能驳回劳动者的请求。
仲裁结果可能是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就争议事项协商一致解决,这对双方都较为有利,能快速化解矛盾并履行。也可能是作出裁决,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若一方对仲裁结果不服,在规定期限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进入新的法律程序。最终结果取决于具体案件事实、证据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需全面分析判断。劳动仲裁旨在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机构负责什么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