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有申诉期限吗
一、劳动仲裁有申诉期限吗
劳动仲裁有申诉期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劳动仲裁与起诉的区别
劳动仲裁与起诉存在多方面区别。
受理机构不同,劳动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其组成人员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起诉则由人民法院受理。
程序不同,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未经仲裁不得直接起诉。仲裁程序相对简便、灵活,实行一裁终局制(部分案件除外);诉讼程序较为严格、规范,实行两审终审制。
审查重点不同,仲裁侧重于审查劳动争议的事实和证据,依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作出裁决;诉讼除审查事实和证据外,还会对法律适用、程序合法性等进行全面审查。
结果效力不同,仲裁裁决作出后,若双方在法定期限内未起诉,裁决即生效;一方起诉后,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以法院判决结果为准。
时间周期不同,劳动仲裁一般在受理后45日内审结,复杂案件可延长15日;诉讼一审普通程序一般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简易程序在3个月内审结,二审一般在3个月内审结。
三、劳动仲裁应该补偿多少
劳动仲裁的补偿金额需依据具体情形确定。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例如,劳动者月工资为五千元,在单位工作三年,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的赔偿金为三万元(5000×3×2)。
若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形,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补偿金额同样按上述工作年限和月工资标准计算。
此外,若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等,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费用。总之,劳动仲裁补偿金额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精准核算,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有申诉期限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