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约定违约金的上限怎么计算出来
一、合同约定违约金的上限怎么计算出来
合同约定违约金上限的计算方式,需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
在一般合同领域,若合同双方有约定,且约定的违约金未过分高于或低于造成的损失,通常会按照约定执行。若约定过高或过低,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调整。根据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一般认为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可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例如,因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100万元,若约定违约金超过130万元,就可能被认定过高。
在某些特定类型合同中,有法定的违约金上限规定。比如,在民间借贷合同中,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总之,合同约定违约金上限的计算需结合具体合同类型、造成的损失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二、合同约定违约金的上限怎么计算
在我国法律中,对于合同约定违约金上限的计算并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固定标准,通常遵循以下原则和方式:
一是法定限制原则。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一般来说,若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可能会被认定为过分高于损失。例如,因违约给对方造成100万元损失,若约定违约金超过130万元,就可能面临调整。
二是损失填补为主原则。违约金主要是为了弥补因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比如,因一方违约导致另一方失去了原本可获得的一笔订单收益,这部分可得利益损失也应考虑在内。
三是实际情况考量。法院或仲裁机构在判定违约金是否过高时,会综合考虑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多种因素,从而作出合理裁决。
三、合同约定违约金的上限是多少呢
你知道吗.法律其实没有明确说过合同里约定的违约金能有多高啊!具体的,《民法典》里头说了,咱们双方可以自己商量好,万一哪一方违约的话,该怎么赔钱给另一方。
还可以商量好因为违约引起的损失该怎么算出来。
可是,约定好的违约金如果比真实损失少的话,那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就可以按照咱们的要求把违约金提高一些;反过来,如果约定的违约金比实际损失高太多的话,他们也会考虑降低一点。
当然,这都是基于自愿原则的,咱们都有权利去约定违约金。
不过,如果让大家随便约定个很高的违约金,有时候就像是在鼓励我们去赚取不公平的利润,甚至可能会有人为了拿到高额违约金故意诱导别人违约。
所以,《民法典》第585条第2款就规定了一个司法酌减规则,就是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适当地降低违约金的金额,但不是必须要降。
那么,在判断约定的违约金是不是太高,需要调整到什么程度的时候,通常是要看给债权人带来的损失是多少来做参考的。
在司法实践中,一般的标准是,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超过了实际损失的30%,那就被认为是“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但这个标准也不能太死板,还是得看具体情况,尽量避免出现实质性的不公平。
以上是关于合同约定违约金的上限怎么计算出来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