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九级鉴定标准
一、劳动能力九级鉴定标准
劳动能力九级鉴定标准如下:
一、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
二、具体情形包括:
1. 癫痫轻度。
2. 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轻度感觉障碍。
3. 脑挫裂伤无功能障碍。
4. 开颅手术后无功能障碍。
5. 颅内异物无功能障碍。
6. 颈部外伤致颈总、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或血管搭桥手术后无功能障碍。
7. 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
8. 面部有瘢痕,植皮,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2cm2。
9. 全身瘢痕面积<5%,但≥1%。
10. 一眼矫正视力≤0.3,另眼矫正视力>0.6。
11. 双眼矫正视力等于0.5。
12. 泪器损伤,手术无法改进溢泪者。
13. 双耳听力损失≥31dB或一耳损失≥71dB。
14. 发声及言语不畅。
15. 牙槽骨损伤长度>4cm,牙脱落4个及以上。
16. 上、下颌骨骨折,经牵引、固定治疗后无功能障碍。
17. 一侧髌骨切除。
18. 一侧膝关节半月板切除、膝关节交叉韧带修补术。
19.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术后。
20. 髌骨、跟骨、距骨、下颌骨或骨盆骨折内固定术后。
21. 第V对脑神经眼支麻痹。
22. 眶壁骨折致眼球内陷、两眼球突出度相差>2mm或错位变形影响外观者。
23. 一眼视野轻度缺损(直径<50°)。
24. 鼻或面颊部有≥1cm2的增生性瘢痕。
25. 唇外翻或小口畸形。
26. 女性一侧乳房部分缺损。
27. 骨盆骨折后遗产道狭窄(未育者)。
28. 骨盆骨折严重移位,症状明显者。
29. 青年脾切除。
30. 腕骨骨折内固定术后。
31. 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
32. 食指2~3节缺失。
33. 拇指对掌功能受限。
34. 手缺损10%。
35. 除拇指外的一个指节离断。
36. 除拇指外的一个指节畸形,功能受限。
37. 一足拇趾末节缺失。
38. 除拇趾外其他二趾缺失或瘢痕畸形,功能受限。
39. 跖骨或跗骨骨折影响足弓者。
40. 外伤后膝关节半月板切除、髌骨切除、膝关节交叉韧带修补术后无功能障碍。
41. 四肢大关节肌腱及韧带撕裂伤术后遗留轻度功能障碍。
42. 一手或两手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II度及Ⅱ度以上者。
43. 免疫功能轻度减退。
44. 慢性轻度磷中毒。
45. 工业性氟病I期。
46.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47. 减压性骨坏死I期。
48. 一度牙酸蚀病。
49. 职业性皮肤病久治不愈。
二、劳动局投诉后怎么处理
劳动局在接到投诉后,通常会依序开展如下工作。首先,对投诉内容进行审查,判定是否属于劳动保障监察的范围以及是否符合受理条件。若投诉材料不齐,会要求补正。
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立案并通知投诉人。随后,展开调查取证工作,通过询问当事人、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事实真相。
根据调查结果,若用人单位确实存在违法行为,会责令其改正。比如,要求支付拖欠工资、补缴社保等。若用人单位拒不改正,劳动局可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投诉人应积极配合,如实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同时,可随时向劳动局了解案件进展情况。若对处理结果不满意,符合条件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劳动局起诉仲裁花钱吗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法定程序。其设立目的在于公正、及时地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劳动者若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无需缴纳仲裁费用。这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维权的支持与保障,降低了劳动者维权成本,使劳动者能更便捷地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提起劳动仲裁同样无需缴纳受理费。劳动争议仲裁遵循公平、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以确保劳动纠纷得到妥善处理,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在整个劳动仲裁过程中,各方当事人主要精力应放在提供证据、陈述事实、主张权利等方面,而无需担忧仲裁费用问题,从而能更专注于纠纷的解决。
以上是关于劳动能力九级鉴定标准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