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押金合法吗
一、收押金合法吗
劳资纠纷中,用人单位如强制收缴押金,此举属违法行为。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4条第2款,此种情况下,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勒令用人单位限期退还员工所缴纳之押金,同时处以每名员工500至2000元的罚款;若因此导致员工利益受损,视情节轻重,赔偿责任亦不可免除。
至于在接受商业服务时需缴交的押金,这属于民事经济活动,建议双方友好协商处理,不愿支付者可拒绝付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二、收取押金不退如何投诉
若遇到收取押金却不退还的情况,可按以下途径投诉:
-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
-消费者协会:如果是消费领域的押金纠纷,例如租赁房屋、租赁车辆、酒店住宿等场景下押金被无故扣留,可拨打12315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准备好相关证据,如押金条、合同、支付记录等,详细说明事情经过和诉求。
-行业主管部门:依据具体行业性质向对应主管部门投诉。如涉及房屋租赁押金问题,可向当地住建部门反映;若是网络交易平台的押金纠纷,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或网信部门投诉。
-寻求司法途径:若通过投诉未能有效解决,可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撰写起诉状,明确双方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要求退还押金及可能产生的利息等)、事实与理由,附上相关证据,前往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同时,还可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对方转移财产,保障自身权益。
在整个过程中,务必妥善保存能证明押金交付及应退还的各类证据,以增加成功维权的几率。
三、收了押金没签合同受法律保护吗
收了押金没签合同,在一定情形下是受法律保护的。
一方面,如果双方虽未签订书面合同,但通过口头约定、实际行为等方式,就押金相关事项达成了一致意思表示,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这种关于押金的约定是有效的,受法律保护。例如,一方交付押金,另一方接收并实际管控该押金,且双方对押金的用途、退还条件等有明确的口头沟通并实际按此执行。
另一方面,如果既无书面合同,也无其他能够表明双方就押金事宜达成一致意思表示的相关证据,或者约定存在违法违规情形,那么该押金的收取和相关约定可能就不受法律保护。例如,收取押金的目的是从事非法活动,或者以欺诈手段收取押金等。
总之,判断收了押金没签合同是否受法律保护,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合法有效的关于押金的约定以及是否有相应证据予以支撑。
以上是关于收押金合法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