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合同是否无效,法律规定是什么

2025-11-14 06:23:40 法律在线 0
  违法合同是否无效,法律规定是什么?违法合同通常无效,相关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违反强制性规定(特定除外)、违背公序良俗、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虚假意思表示等情形下合同无效。合同无效后财产要返还或折价补偿,有过错方要担责。接下来湘声在线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违法合同是否无效,法律规定是什么

   违法合同通常是无效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需注意,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例如,某些行业需取得特定行政许可方可经营,若未取得许可签订的相关经营合同,因违反强制性规定而可能无效。

   (二)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公序良俗体现社会公共利益和基本道德观念,若合同内容严重违背社会公德、损害公共利益,如以违法犯罪活动为内容的合同,会被认定无效。

   此外,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等情形下签订的合同也是无效的。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违法合同是否都是无效合同

   根据我们的法律规定,违法的合同当然就是无效的合同!实际上,这种合同只不过是无效合同里的一种类型而已。

   关于这个问题,《民法典》有详细的解释。

   它列举出了以下几个常见的无效合同情况:

   1、有些人会用欺骗或者威胁的手段来签订对我们国家不利的合同;大家都知道,欺骗和威胁签订的合同,其实都是因为他们意思表达得不够真挚,这种合同理论上来说还是可以被更改或者撤消的。

   但如果这种行为同时也损害到了我们国家的利益,那就变成无效合同了。

   2、还有些人会恶意串通,搞出一个对我们国家、集体或者第三者有害的合同;

   3、有些人会用合法的形式来掩饰自己的非法目的的合同;

   4、还有些人会签下损害到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最后,那些违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也是无效的;

   6、在合同中,有两种免责条款是无效的:一种是可能会给对方带来身体伤害的,另一种是可能会故意或者严重过失地导致对方财产损失的。

   7、另外,如果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想要免除自己的责任、加重对方的责任、排除对方的主要权利的话,那么这些条款也是无效的。

   三、违法合同是不是无效合同

   违法合同并不一定完全等同于无效合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一方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一般会被认定为无效。比如,涉及非法买卖毒品、枪支等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合同,因其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必然是无效的。

   另一方面,若违反的并非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而是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合同并不必然无效。管理性强制性规定主要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对当事人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管理和处罚,并非直接否定合同效力。例如,某些行业需办理特定许可证才能经营,若未办理许可证签订的合同,可能在当事人补齐相关手续后,合同依然可以有效。

   此外,合同存在部分条款违法的情况时,若该违法部分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其他部分仍可有效。所以,不能简单地认定违法合同就是无效合同。

   以上是关于违法合同是否无效,法律规定是什么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