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撤销和无效的区别和联系

2025-11-15 08:05:37 法律在线 0
  合同撤销和无效的区别和联系?合同撤销和无效有区别与联系。区别在于原因、效力、主张主体和行使期限不同,如无效合同自始无效,可撤销合同撤销前有效。联系是后果相同,都自始无约束力,且都体现国家对合同的干预。接下来湘声在线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合同撤销和无效的区别和联系

   合同撤销和无效存在区别与联系。

   区别方面:

   第一,原因不同。无效合同主要因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形导致;可撤销合同是基于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原因。

   第二,效力不同。无效合同自始无效,从合同订立时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前是有效的,一旦被撤销才自始无效。

   第三,主张主体不同。无效合同任何人均可主张其无效;可撤销合同只有受损害方或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能主张撤销。

   第四,行使期限不同。无效合同不存在行使期限限制;可撤销合同有除斥期间,当事人需在规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

   联系方面:

   其一,后果相同。二者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都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需返还因合同取得的财产,有过错方还应赔偿对方损失。

   其二,都体现国家对合同的干预。合同无效是国家直接认定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可撤销合同中,若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也体现了国家对合同意思自治的一定干预。

   二、可撤消合同和无效合同的区别

   可撤销合同和无效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 效力状态: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前有效,撤销后自始无效,其效力取决于撤销权人是否行使权利。无效合同自成立时就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存在转化为有效合同的可能。

   - 形成原因:可撤销合同的产生原因主要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通常涉及意思表示不真实。无效合同的情形包括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等。

   - 主张权利主体: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由撤销权人行使,其他人无权主张。无效合同的确认不受主体限制,法院、仲裁机构或当事人均可依法主张合同无效。

   - 行使期限:可撤销合同有除斥期间限制,撤销权人需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权利,否则撤销权消灭。无效合同不存在时间限制,任何时候发现合同无效都可主张。

   - 法律后果:二者被确认无效后都要返还财产、赔偿损失,但无效合同可能涉及追缴财产等更严厉的法律后果。

   三、在哪些情形之下合同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合同无效:

   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所签合同自然无效。

   2.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双方并非基于真实意愿订立合同,而是为了掩盖其他目的,该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这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若合同内容与强制性规定相悖,将被认定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合同无效的除外。

   4. 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公序良俗体现了社会公共道德和一般利益,违背它的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5.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双方为谋取不当利益而损害他人权益,这种合同应被判定无效。

   以上是关于合同撤销和无效的区别和联系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