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合同全部无效
一、哪些合同全部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几类合同全部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签合同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2.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这类合同并非当事人真实意愿的体现。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旨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违反则合同无效。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公序良俗包括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合同若违背这一原则,会被认定无效。
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当事人恶意勾结,为谋取私利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该合同无效。
合同全部无效意味着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各方需根据具体情况承担返还财产、折价补偿、赔偿损失等法律后果。
二、合同到期无效了吗
合同到期是否无效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通常情况下,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失去法律效力。比如租赁合同中约定租赁期限,到期后双方无续约等情况,合同自然失效。
但存在特殊情形。其一,合同中附解除条件或附终止期限的条款,即便约定期限到了,若解除条件未成就,合同依然有效。其二,合同履行完毕后,仍可能存在后合同义务,如保密、协助等,这些义务的存在意味着合同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完全失去效力。其三,合同到期后,双方继续按照原合同内容履行,且对方接受,视为达成新的合同关系,原合同继续有效。
判断合同到期是否无效,要综合合同条款、履行情况及法律规定。若对合同效力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三、分包合同是否无效
判断分包合同是否无效,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若存在以下情形,分包合同通常无效:其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比如不具备相应等级资质的企业承接超出其能力范围的工程分包。其二,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签订的分包合同,也就是常见的“挂靠”行为。其三,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后签订的分包合同。其四,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或者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这类违法分包合同也会被认定无效。
然而,如果分包合同符合法律规定,比如分包是在总承包合同允许范围内,分包单位具备相应资质,且不属于违法分包、转包等禁止情形,那么分包合同是有效的。所以,要确定分包合同是否无效,需审查合同主体、签订程序、分包范围等多方面因素。
以上是关于哪些合同全部无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