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仲裁公司应该怎么走流程
一、要仲裁公司应该怎么走流程
仲裁公司的流程如下:
首先,确认仲裁范围和仲裁机构。需明确纠纷是否属于可仲裁事项,同时确定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一般合同纠纷可按约定选择仲裁机构。
其次,准备仲裁申请材料。主要包括仲裁申请书,要详细写明当事人信息、仲裁请求及事实理由;证据材料,如合同、协议、往来文件、聊天记录等能支持诉求的证据;身份证明文件,申请人为自然人提供身份证,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等。
然后,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选定的仲裁机构,仲裁机构会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受理。若受理,会通知申请人并要求其缴纳仲裁费用;若不受理,会说明理由。
之后,参加仲裁审理。仲裁机构会安排开庭时间和地点,双方当事人需按时参加。庭审中,双方陈述观点、举证、质证和辩论。
最后,等待仲裁裁决。仲裁庭在审理结束后作出裁决,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如果仲裁被告不调解怎么办
仲裁过程中若被告不接受调解,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首先,尊重当事人意愿。调解需双方自愿,被告拒绝调解,仲裁机构不能强制。仲裁应遵循自愿原则,尊重当事人对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
其次,推进仲裁程序。仲裁庭会按照仲裁规则继续审理案件。当事人需提供证据证明自身主张,仲裁庭全面审查证据、听取双方陈述与辩论,查明事实。
再次,作出仲裁裁决。仲裁庭在审理后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最后,被告不调解可能基于多种考虑,如认为自身理由充分、调解方案不合理等。原告要充分准备证据和辩论观点,积极参与后续仲裁程序,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仲裁和法律诉讼有什么区别
仲裁和法律诉讼是解决民事争议的两种重要方式,二者主要有以下区别:
- 启动条件:仲裁需双方当事人事先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而诉讼则无需双方事先约定,只要一方认为自身合法权益受损,即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 审理机构:仲裁由仲裁委员会负责,仲裁委员会是民间性质的组织;诉讼则由人民法院进行,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
- 审理程序:仲裁程序相对灵活,当事人可选择仲裁员,审理过程一般不公开;诉讼程序较为严格,需遵循法定程序,且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案件外,一般公开审理。
- 裁决效力: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法院不予受理;诉讼则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上诉。
- 执行力度:仲裁裁决和法院判决都具有强制执行力,但法院判决可直接由法院执行,而仲裁裁决需由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以上是关于要仲裁公司应该怎么走流程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