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签劳动合同怎样获得赔偿
一、不签劳动合同怎样获得赔偿
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按以下情况获得赔偿:
一是未签劳动合同不超过一个月。在此期间,若用人单位能及时补签劳动合同,无需向劳动者支付赔偿。因为法律允许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二是未签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计算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三是未签劳动合同超过一年。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支付期限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
劳动者主张赔偿时,需注意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劳动合同的签订有什么流程
劳动合同的签订一般有以下流程:
一是确定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建立劳动关系达成一致意向,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基本劳动条件。比如,双方就某一具体岗位的工作职责、薪资待遇等协商一致。
二是起草合同文本。通常由用人单位根据协商内容起草劳动合同文本,合同应具备法定必备条款,如用人单位名称、劳动者姓名、劳动合同期限等。
三是双方协商。用人单位将起草好的合同文本提供给劳动者,劳动者仔细阅读并就合同条款提出疑问或修改意见,双方再次协商,确保合同内容符合双方意愿。
四是签字盖章。经协商一致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劳动合同即成立。一般用人单位由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劳动者本人签字确认。
五是合同交付。劳动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以备双方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遵循和查阅。
三、小时工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吗
小时工通常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而是签订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具体分析如下:
从法律规定来看,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对于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而无需像全日制用工那样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从合同特点来讲,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时,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综上所述,小时工作为非全日制用工的常见形式,一般签订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在合同形式、劳动报酬支付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与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存在明显区别。
以上是关于不签劳动合同怎样获得赔偿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