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仲裁要求履行劳动关系公司不履行怎么办
一、孕期仲裁要求履行劳动关系公司不履行怎么办
孕期女职工申请仲裁要求履行劳动关系,公司不履行的,女职工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公司限期履行仲裁决定。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其次,若公司仍不履行,女职工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依据生效的仲裁裁决,采取多种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公司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公司的财产等,促使公司履行义务。女职工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并保存好相关证据,如仲裁裁决书、劳动合同、工作证、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等,以便在需要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要及时关注案件进展,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用人单位自什么时候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用工之日,是指劳动者开始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日期。这一规定明确了劳动关系建立的起始点,具有重要意义。一旦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用工事实,双方就受到劳动法律法规的约束。例如,若劳动者从某一日开始在用人单位实际工作,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任务,那么从该日起,双方的劳动关系便已确立。在此之后,用人单位需依法履行诸如支付工资、缴纳社保、提供劳动保护等一系列义务;劳动者也享有相应的权利,如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职业危害防护等权利。准确界定用工之日对于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单位单方面停缴社保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吗
单位单方面停缴社保属于违法行为,但不一定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
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单位停缴社保侵害了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然而,判断是否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关键要看单位停缴社保的具体情形及后续行为。
如果单位仅停缴社保,没有明确表示解除劳动关系的意思,且劳动者仍在正常提供劳动,一般不能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关系,但单位需补缴社保。
若单位以停缴社保为手段,迫使劳动者离职,或者明确告知劳动者不再缴纳社保并终止劳动关系,这种情况下则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有权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
总之,单位单方面停缴社保是违法的,是否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劳动者可通过与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以上是关于孕期仲裁要求履行劳动关系公司不履行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