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可以劳动仲裁吗
一、退休人员可以劳动仲裁吗
退休人员一般情况下不可以进行劳动仲裁。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此时双方建立的不再是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
在劳务关系中发生的纠纷,通常不通过劳动仲裁程序解决,而是按照民事纠纷的处理方式,如协商、民事诉讼等。
但存在特殊情况,若退休人员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且与用人单位之间符合劳动关系特征的,双方之间的争议可按劳动争议处理,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所以,退休人员能否进行劳动仲裁需视其是否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以及双方关系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学历瞎写影响劳动仲裁吗
学历瞎写可能会对劳动仲裁产生影响。
在劳动仲裁中,学历信息属于劳动者基本情况的一部分。虚假填写学历可能被认定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首先,用人单位若发现劳动者学历造假,可能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因为劳动者以欺诈手段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可被认定无效。
其次,在涉及一些与学历相关的岗位要求及薪资待遇等争议时,虚假学历可能影响仲裁结果。比如因学历不符导致岗位适配性争议,或者因虚假学历获取了不应得的较高薪资等情况,仲裁机构会综合考量实际情况,可能会对劳动者的主张作出不利判断。
最后,若劳动者在劳动仲裁中提供虚假学历信息,一旦被查实,会损害其自身的信誉和仲裁请求的可信度,仲裁庭可能会对其陈述及证据的采信程度降低,进而影响最终的仲裁裁决。所以,如实填写自身学历情况是较为妥当的做法,避免因学历瞎写引发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三、向哪个机关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需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若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劳动者可选择其中一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需注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申请时,应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载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事项。
以上是关于退休人员可以劳动仲裁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