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的审限怎么算
一、劳动仲裁的审限怎么算
劳动仲裁审限的计算如下: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有下列情形的,仲裁期限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申请人需要补正材料的,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的时间从材料补正之日起计算。
增加、变更仲裁申请的,仲裁期限从受理增加、变更仲裁申请之日起重新计算。
仲裁申请和反申请合并处理的,仲裁期限从受理反申请之日起重新计算。
案件移送管辖的,仲裁期限从接受移送之日起计算。
中止审理期间不计入仲裁期限内。
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另行计算的其他情形的。
审限旨在保障劳动仲裁案件能高效、及时审结,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劳动争议得到妥善处理。
二、劳动仲裁都能申请什么
劳动仲裁可申请的事项主要包括:
一、确认劳动关系。比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存疑时,可通过劳动仲裁予以确认。
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纠纷。涵盖劳动合同的签订、执行过程中的变更、到期解除以及违法终止等各类争议。
三、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时,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四、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劳动报酬纠纷。包括拖欠工资、加班工资计算等问题。
五、社会保险缴纳争议。如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劳动者可通过仲裁要求补缴。
六、福利待遇纠纷。像带薪年假、病假、婚假等福利待遇方面的争议。
七、培训费用、竞业限制纠纷等。涉及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后的服务期约定,以及竞业限制条款的履行等。
总之,劳动仲裁涵盖了劳动领域多方面的权益争议,旨在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确保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劳动仲裁裁决能否起诉
劳动仲裁裁决通常可以起诉,但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对于终局裁决,劳动者若对裁决不服,在符合法定条件下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只有在法定情形下,如该裁决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等,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对于非终局裁决,当事人任何一方对裁决不服的,都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时,当事人需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同时要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在诉讼过程中,遵循民事诉讼的相关程序和规定,由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最终判决。总之,劳动仲裁裁决后是否能起诉,关键在于裁决是否为终局裁决以及是否符合相应的起诉条件。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的审限怎么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