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合同法律后果有哪些方面
一、无效合同法律后果有哪些方面
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其法律后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返还财产。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如果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例如,一方依据无效合同交付了特定的设备,在合同被认定无效后,有权要求对方返还该设备;若设备已被使用损坏无法返还,则可要求对方按设备现有价值折价补偿。
(二)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一方因相信合同有效而投入了资金进行生产准备,因合同无效遭受损失,过错方需对该损失进行赔偿。
(三)收归国有或返还集体、第三人。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旨在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及社会公共利益。
二、无效合同都有哪几种啊
无效合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例如,通过欺骗国家机关,使其在违背真实意愿情况下签订对国家不利的合同。
二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比如,甲乙双方为谋取私利,合谋签订合同损害丙的合法权益。
三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某些企业表面签订合作合同,实际是为了进行非法资金转移等违法活动。
四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像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合同,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和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当属无效。
五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例如,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擅自签订土地买卖协议。
合同无效的认定需要依据具体的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严格判断。一旦合同被认定无效,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无效合同的种类有什么
按照我国《民法典》第一编第六章的明文规定,可以将无效合同划分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1)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
(2)在双方以虚伪的内心意愿表达方式达成合同时所产生的合同关系;
(3)与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范以及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同;
(4)通过恶意串通的手段,对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合同。
以上是关于无效合同法律后果有哪些方面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