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职工养老保险后工伤赔偿标准
一、领取职工养老保险后工伤赔偿标准
领取职工养老保险后,工伤赔偿标准如下:
医疗费用方面,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情况特殊可延长。
伤残津贴,依据劳动能力鉴定等级确定。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为85%,三级为80%,四级为75%;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为60%,且由用人单位按规定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为25个月,三级为23个月,四级为21个月;五级为18个月,六级为16个月,七级为13个月,八级为11个月,九级为9个月,十级为7个月。
若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二、退休人员工伤伤残赔偿金标准
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一般不存在劳动关系,不适用工伤认定及赔偿标准。但实践中,存在多种情况需区别对待:
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且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退休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其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及待遇标准,原则上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执行。赔偿项目包含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具体标准根据伤残等级确定。
二是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后返聘的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务关系,工作中受伤不能认定为工伤。其赔偿依据双方签订的劳务合同约定,以及《民法典》侵权责任相关规定处理。赔偿范围可能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赔偿金额需结合双方过错程度、实际损失等因素综合确定。
具体案件中,需依据实际情况,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途径合理确定赔偿责任及金额。
三、工伤十级退休还有补偿吗
工伤十级退休时是否有补偿需分情况看待。
一般而言,在工伤认定并鉴定为十级后,职工在离职时可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部分补偿是对工伤职工因工伤所受损失及后续就业等影响的补偿。
当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正常办理退休手续时,通常不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不过,若工伤复发,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治疗的,可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包括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等。
同时,若因工伤导致劳动能力下降影响退休待遇,可进一步咨询当地社保部门,看是否存在相关政策对工伤职工退休待遇有适当倾斜或调整。
以上是关于领取职工养老保险后工伤赔偿标准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