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适用民法典吗
一、合同无效适用民法典吗
合同无效适用民法典。民法典施行后,在合同效力认定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根据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情形的合同无效:
第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缺乏相应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无法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这体现了法律对意思表示真实性的要求,虚假表意签订的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第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这是为了维护法律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四,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公序良俗是社会基本的道德和秩序要求,合同不得与之相悖。
第五,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这旨在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当事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损害他人利益。
此外,民法典中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与其他相关规定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合同效力体系,为司法实践提供了全面且具体的指引。
二、对于无效合同如何维权
若遇到无效合同,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第一,协商解决。与合同相对方沟通,说明合同无效的理由,要求对方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如交付的款项、物品等。若一方有过错导致合同无效并造成对方损失,过错方应赔偿对方所受损失;双方都有过错,则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申请仲裁。若合同中有仲裁条款,可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具有一裁终局的特点,程序相对简便,处理速度可能较快。需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合同文本、履行合同的凭证、沟通记录等,以证明合同无效及自身主张。
第三,提起诉讼。若合同无仲裁条款,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依据法律规定,审查合同是否无效。若认定合同无效,会判决双方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在诉讼过程中,要注意诉讼时效,积极收集和提交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合同无效后内容有效吗
合同无效后,并非所有内容都随之无效。根据法律规定,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这意味着,当合同整体被认定无效时,诸如仲裁条款、选择管辖法院的条款等解决争议的条款依然有效。这些条款具有独立性,其效力不受合同其他部分无效的影响。双方当事人仍需按照该条款约定的方式解决因合同无效而产生的争议。
除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外,合同其他内容通常会因合同无效而失去效力。合同无效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基于合同所约定的权利义务不再具有强制履行性。对于已经履行的部分,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返还财产、折价补偿等;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是关于合同无效适用民法典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