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金额

2025-10-31 15:03:53 法律在线 0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金额?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无统一金额规定,综合多因素认定。包括被执行人隐藏转移财产等致判决无法执行,担保人或被执行人对担保财产的不当处理,协助执行义务人拒不协助,以及被执行人串通他人妨害执行等,需综合判断。具体详细内容和湘声在线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金额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金额并无统一明确的具体数额规定,而是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认定。主要情形如下:

   一是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例如,被执行人将名下价值较高的房产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转让给他人,导致判决中要求其履行的金钱给付义务无法实现。

   二是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比如,担保人将用于担保的车辆偷偷过户给他人。

   三是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此外,若被执行人与他人串通,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和解等方式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也可立案追诉。总之,是否构成此罪需结合具体行为及对执行造成的影响等综合判断。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多少金额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并非单纯以金额来衡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形可认定构成此罪:

   一是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这里强调的是行为对判决、裁定执行造成实质性阻碍,而非特定金额界限。

   二是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三是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四是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五是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情节严重的。

   司法实践中,对于情节严重的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金额只是考量因素之一,并非唯一标准。要结合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行为手段、对司法秩序的破坏程度等进行全面分析。

   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多大金额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并非单纯依据金额来确定,而是综合多方面情形判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这里财产金额没有固定标准,关键在于行为是否导致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二是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同样重点看行为对执行的影响,而非担保财产具体金额。

   三是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是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总之,该罪立案侧重行为对判决、裁定执行造成的实质性阻碍。

   以上是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金额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