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个人合同诈骗
一、什么叫个人合同诈骗
个人合同诈骗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个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其常见表现形式包括:一是虚构事实,如编造不存在的单位或假冒有影响力的单位与他人签订合同;二是隐瞒真相,例如隐瞒自己无实际履行能力的情况,诱使对方签订合同。
该行为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又侵犯对方当事人财产所有权。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构成个人合同诈骗,需考量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否实施欺骗行为以及骗取财物数额是否达到立案标准等。
依据相关法律,个人实施合同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单位合同诈骗怎么判
单位构成合同诈骗罪,量刑需依据犯罪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法律规定,单位实施合同诈骗,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
若诈骗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司法实践中,判断数额是否达到较大、巨大、特别巨大,要参照相关司法解释,同时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情节严重程度考量因素有犯罪手段、造成损失、是否多次作案等。
例如,单位以虚构事实签订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巨大且致对方企业破产,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能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需积极退赃退赔、弥补被害人损失,可作为从轻量刑情节。
三、合同诈骗金额的认定
合同诈骗金额的认定是处理合同诈骗案件的关键环节,通常有以下要点:
1. 以实际骗取数额认定:一般以行为人实际骗得的财物数额来认定诈骗金额,即被害人因诈骗行为而遭受的实际财产损失。比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被害人按照合同交付货物或款项,扣除行为人返还的部分,剩余被骗取的财物价值就是诈骗金额。
2. 包含直接损失:诈骗金额不仅包括被害人交付的资金,还涵盖直接与诈骗行为相关的其他损失。如因合同诈骗导致被害人支付的运输费、保管费等额外费用,这些都应计入诈骗金额。
3. 不计入预期收益:认定诈骗金额时,通常不包括被害人因合同未履行而可能获得的预期收益。因为预期收益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准确衡量。
4. 多次诈骗累计计算:若行为人实施多次合同诈骗,应将各次诈骗金额累计计算。但对于连续诈骗行为,且在处理前已归还部分财物的,可将归还部分扣除。
合同诈骗金额的认定需综合考虑案件具体情况,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标准,以确保准确、公正地打击犯罪行为,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什么叫个人合同诈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