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定性合同诈骗
一、怎么才能定性合同诈骗
定性合同诈骗需从主客观方面判断,主要依据以下要点:
第一,主体方面,合同诈骗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个人实施诈骗需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单位实施则需以单位名义进行诈骗活动。
第二,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如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从而非法占有对方财物。
第三,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有以下情形: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第四,侵犯客体,合同诈骗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合同他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秩序。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方面的条件,才能定性为合同诈骗。
二、多少钱构成合同诈骗罪
根据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构成合同诈骗罪,数额较大是入罪标准。不同地区可能因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具体的数额认定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二万元是全国性的基本追诉标准。当诈骗数额达到此标准,司法机关会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合同诈骗的行为方式多样,比如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伪造合同、使用作废的票据等。一旦实施此类行为且诈骗财物达到相应数额,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刑罚根据犯罪情节轻重而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装修合同诈骗如何立案
遭遇装修合同诈骗,可按以下步骤立案:
1. 收集证据:整理与装修合同诈骗相关的证据,如合同文本、付款凭证、聊天记录、通话录音、施工记录等,这些证据可证明存在诈骗行为及造成的损失。
2. 撰写报案材料:以书面形式详细描述诈骗经过,包含合同签订情况、对方承诺、实际履行差异、诈骗手段及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内容。
3. 选择报案机关:向犯罪地的公安机关报案,通常是诈骗行为发生地或被害人所在地的派出所或经侦部门。
4. 提交报案:携带准备好的证据和报案材料前往报案机关,向办案人员说明情况并提交材料。配合办案人员询问,如实提供信息。
5. 等待立案审查:公安机关会对报案材料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立案条件。若决定立案,会出具立案通知书;若不予立案,会说明理由。
6. 后续跟进:立案后,保持与办案人员沟通,了解案件进展,按要求提供协助。
以上是关于怎么才能定性合同诈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