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负责什么的
一、劳动仲裁负责什么的
劳动仲裁主要负责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其涵盖多方面职责:
确认劳动关系:判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解决诸如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等问题。
处理劳动合同纠纷: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引发的争议,比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争议。
解决工资福利争议:涉及工资的支付、加班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福利待遇问题。
处理社会保险争议:涵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方面的纠纷,如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争议。
处理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等方面的争议:保障劳动者在这些方面的合法权益。
劳动仲裁通过公正、高效的程序,对劳动争议进行裁决,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劳动仲裁程序怎么撤
在劳动仲裁程序中撤案,需遵循一定流程。首先,申请人应向劳动仲裁机构提交书面撤案申请,明确阐述撤案原因。申请书要包含申请人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事项、撤案理由等内容,并由申请人签名或盖章。
仲裁机构收到撤案申请后,会进行审查。若认为撤案申请符合相关规定,比如不存在胁迫、欺诈等违法情形,且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便会作出准予撤案的决定。
撤案后,申请人若基于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机构通常不予受理。不过,若有新证据或新理由,可重新申请仲裁。
此外,需注意撤案申请一旦提交,在仲裁机构作出决定前,申请人有权撤回撤案申请。一旦仲裁机构作出准予撤案决定,案件即视为撤销,后续不能随意反悔。整个撤案过程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仲裁机构要求进行,以确保撤案行为合法有效。
三、劳动仲裁的主体是谁
劳动仲裁的主体包括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负责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它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三方代表人数应当相等。
劳动者是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自然人,当劳动者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用人单位侵害时,可作为申请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用人单位是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组织或个体经济组织。在劳动争议中,用人单位可能成为被申请人。
此外,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各方主体需遵循法定程序,提交相关证据和材料,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劳动争议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负责什么的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