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劳动合同赔偿吗

2025-11-12 13:04:32 法律在线 0
  没有签劳动合同赔偿吗?用人单位自用工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书面合同,应支付二倍工资;违反规定不签无固定期限合同也如此。劳动者可通过仲裁主张赔偿,注意收集证据。以未签合同解除劳动关系还能获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不签合同有风险,劳动者要维权。接下来湘声在线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没有签劳动合同赔偿吗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来主张未签劳动合同的赔偿。需注意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若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解除劳动关系,还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总之,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存在诸多法律风险,劳动者应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没有毕业签劳动合同吗

   未毕业的学生通常不能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从法律角度看,未毕业的学生仍属于在校学生身份,不具备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主体资格。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尚未完全进入劳动力市场。

   在实践中,若未毕业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所谓“劳动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劳务关系下,双方的权利义务主要依据双方的约定及民事法律规范调整,与劳动关系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则。

   不过,若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等情况,与用人单位建立的一般是劳务关系。用人单位应按照约定支付报酬等。但需注意,即便如此,双方权利义务也应明确约定,以保障各自合法权益。总之,未毕业学生签订合同需谨慎考量自身身份及实际情况,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三、离职能带走劳动合同吗

   离职时劳动者有权带走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重要证明文件。

   从法律角度看,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双方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双方各执一份。劳动者作为合同的一方主体,当然有权持有属于自己的那份合同。

   在离职时带走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后续维护自身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涉及劳动报酬、工作年限、社会保险等劳动争议纠纷时,劳动合同是关键证据之一,能清晰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工作内容、工作期限等重要信息。若用人单位拒绝劳动者带走劳动合同,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要求责令用人单位改正,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所以,离职时劳动者可以且应当带走劳动合同。

   以上是关于没有签劳动合同赔偿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