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了公司还要赔偿吗
一、工伤赔偿了公司还要赔偿吗
工伤赔偿后公司是否还要赔偿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工伤赔偿已涵盖了所有法定项目且足额赔付,公司通常无需额外赔偿。但存在几种特殊情形:一是公司未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导致本该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需由公司承担,比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二是员工因工伤产生了新的费用或损失,而工伤保险赔偿范围未涵盖的,如工伤复发的后续治疗费用等,公司可能需承担;三是员工在工伤期间,公司克扣其工资福利待遇,公司需补足差额;四是员工因工伤导致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公司还可能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所以,工伤赔偿后公司是否还需赔偿,关键在于工伤赔偿的具体项目及公司是否存在未履行的法定义务等因素,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二、工伤劳动仲裁赔偿金怎么算
工伤劳动仲裁赔偿金的计算较为复杂,需综合多方面因素。
首先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工伤等级确定,以本人工资为基数,一级伤残为27个月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工资,依此类推,十级伤残为7个月工资。
其次是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各省市规定,通常与伤残等级、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等有关。
停工留薪期工资,按照正常出勤月工资标准发放,计算至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
还有医疗费,凭有效票据实报实销。
护理费,根据护理等级和护理依赖程度确定。
伤残津贴,一级至四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85%,依此类推。
此外,还有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适用于因工死亡的情况。
总之,工伤劳动仲裁赔偿金需根据具体工伤情形,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准确计算,以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
三、工伤赔偿是否必须劳动仲裁
工伤赔偿并非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
一般情况下,对于工伤赔偿有以下两种常见处理途径:
其一,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工伤赔偿事宜能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可以直接签订赔偿协议进行赔偿,无需经过劳动仲裁程序。
其二,当双方无法就赔偿达成共识时,劳动者可以选择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前置程序。通过劳动仲裁,仲裁机构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以及赔偿标准等进行审查和裁决。
经劳动仲裁裁决后,如果一方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所以,工伤赔偿不一定非要劳动仲裁,关键在于双方能否自行协商解决赔偿问题。若不能协商一致,劳动仲裁则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以上是关于工伤赔偿了公司还要赔偿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