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存款怎么判定财产
一、婚后存款怎么判定财产
婚后存款的财产判定需依据具体情况。
一般而言,若无特殊约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等,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相应存入银行形成的存款亦为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若一方能证明婚后存款的来源属于以下情形,则该存款为其个人财产:一是一方的婚前财产,比如婚前的积蓄婚后存入银行,有充分证据证明资金来源,该存款仍属个人;二是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补偿,因其具有特定人身属性,对应的存款归个人所有;三是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由此产生的存款也属个人。
实践中,若夫妻双方对婚后存款归属有书面约定,只要约定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依约定确定财产归属。在具体案件处理时,需结合证据、财产来源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定婚后存款的财产性质。
二、婚后财产要开新卡吗
婚后财产是否开新卡,需综合多方面考量。
从财产区分角度看,若希望清晰界定个人财产与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开设新卡有一定益处。将个人婚前财产存入新卡且保持独立流水,有助于在后续涉及财产纠纷时,更明确地区分财产属性,避免与婚后共同财产混同。
从资金管理角度讲,开新卡可便于夫妻对婚后财产进行规划与管理。夫妻可协商确定新卡用途,如专门用于家庭重大开支储备、投资等,有助于实现家庭财务目标。
然而,不开新卡也有其合理性。若夫妻双方对财产管理观念一致,且对现有账户资金流向清晰,不开新卡也不会影响婚后财产的性质认定。夫妻共同使用既有账户,还可增进彼此信任,简化财务管理流程。
总之,婚后财产是否开新卡并无强制规定,关键在于夫妻双方根据自身情况、财产管理需求及彼此信任程度等因素,综合权衡后做出适合自身家庭的决定。
三、结婚几年才有婚后财产
婚后财产的界定并非取决于结婚时长。
婚后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具体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是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是知识产权的收益;四是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五是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也就是说,自男女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婚姻关系依法确立起,在婚姻持续期间所获得的上述符合法定情形的财产,都属于婚后财产。即便结婚仅数月,只要存在符合上述范畴的财产取得,就会有婚后财产。反之,即便结婚多年,若没有符合法定婚后财产定义的财产取得,也就不存在婚后财产这一情况。总之,婚后财产的产生关键在于财产取得的时间是否处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及财产的性质是否符合法定范围,而非结婚年限。
以上是关于婚后存款怎么判定财产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