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继承和法律继承的效力区别
一、遗嘱继承和法律继承的效力区别
遗嘱继承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是被继承人通过订立遗嘱,对其个人合法财产作出处分,指定由特定的继承人继承。法定继承则是在没有遗嘱、遗嘱无效或遗嘱未处分财产等情形下,依据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顺序和分配原则进行财产继承。
被继承人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时,应按遗嘱内容执行,充分体现被继承人对自身财产的自主处分意愿。法定继承仅在不存在有效遗嘱时才发挥作用。这是因为遗嘱是被继承人真实意思的直接体现,法律尊重并保护当事人的这种意思自治。
例如,被继承人明确在遗嘱中写明将房产留给子女中的一人,那么即便按照法定继承,其他继承人有相应继承权,但只要遗嘱合法有效,房产就应由遗嘱指定的继承人继承,而非按法定继承规则在所有法定继承人中分配。所以,遗嘱继承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以最大程度实现被继承人对遗产处分的意愿。
二、遗嘱的赠予与赠与有什么区别吗
遗嘱中的“赠予”与“赠与”本质上没有严格区别,都表达一方将自己财产给予另一方的意思。
从法律角度细究,在遗嘱情境下:
首先,二者在法律效果上一致,都是遗嘱人对自身财产作出处分,决定将财产给予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这种处分行为生效后,受赠人获得相应财产权益。
其次,文字表述上,“赠予”强调给予、赠送的行为;“赠与”更突出转移财产所有权这一法律行为及结果。但在司法实践中,不会因使用“赠予”或“赠与”而导致对遗嘱性质及效力认定的不同。
再者,关键在于遗嘱本身的效力认定,需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比如遗嘱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以及满足公证遗嘱、自书遗嘱等法定形式要求。只要遗嘱有效,无论使用“赠予”还是“赠与”,都不影响财产按遗嘱进行处分。
三、遗嘱继承和法律继承的区别在哪
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存在多方面区别:
第一,概念不同。遗嘱继承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合法有效的遗嘱来确定继承人及遗产分配;法定继承则是在无遗嘱或遗嘱无效时,依据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顺序和分配原则进行遗产继承。
第二,继承人范围不同。遗嘱继承中,继承人可由被继承人指定,范围不限于法定继承人;法定继承的继承人范围由法律明确规定,一般为被继承人的近亲属。
第三,继承顺序不同。有遗嘱时,优先适用遗嘱继承;没有遗嘱或遗嘱无效部分,才适用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有明确的继承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第四,遗产分配原则不同。遗嘱继承中,被继承人可按意愿自由分配遗产;法定继承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份额均等,特殊情况可酌情调整。
以上是关于遗嘱继承和法律继承的效力区别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