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倒闭了没钱仲裁有用吗
一、公司倒闭了没钱仲裁有用吗
公司倒闭没钱,申请仲裁依然有用,原因如下:
第一,确认权益。仲裁能通过法律程序,明确劳动者与公司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如确认工资、经济补偿等数额。即使公司当下没钱,这些权益也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确定下来,后续有财产时可依此主张。
第二,申请强制执行。仲裁裁决生效后,若公司不履行,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公司财产,还能对公司负责人采取限制出境、列入失信名单等措施。
第三,参与财产分配。公司进入破产程序,仲裁结果可作为劳动者申报债权的依据。劳动者作为债权人,可参与公司破产财产的分配,保障自身权益在公司剩余资产中得到一定清偿。
第四,法律威慑。仲裁对公司及其负责人有法律威慑作用,促使其积极解决问题。若公司有隐匿、转移财产等行为,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所以,即便公司倒闭没钱,申请仲裁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合同约定仲裁的可以起诉吗
合同约定仲裁后,一般情况下不可以起诉。根据仲裁法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若想向法院起诉,需证明仲裁协议无效。以下情形会导致仲裁协议无效:一是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二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三是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
如果仲裁协议无效,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此外,若出现仲裁协议未约定仲裁机构且无法达成补充协议、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等情况,当事人也能就该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合同约定仲裁通常不能起诉,需先判断仲裁协议效力,只有在仲裁协议无效等法定情形下,才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纠纷。
三、合同有仲裁条款还能起诉吗
合同中有仲裁条款,一般情况下不能起诉,但存在特殊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法院起诉且未声明有仲裁协议,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法院应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法院可继续审理。
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包括: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若存在这些情况,即便合同有仲裁条款,当事人也能向法院起诉。
所以,合同有仲裁条款时,通常应通过仲裁解决纠纷,但在仲裁协议无效或另一方放弃仲裁协议的情况下,可以向法院起诉。
以上是关于公司倒闭了没钱仲裁有用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