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后可以申请失业金吗
一、劳动仲裁后可以申请失业金吗
劳动仲裁后是否可以申请失业金,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且符合失业金领取条件,如已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等,那么在劳动仲裁结果确定劳动关系解除等相关事宜后,是可以申请失业金的。
比如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保等,劳动者以此为由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经劳动仲裁裁决支持后,满足上述失业金领取条件,即可申请。
但如果是劳动者主动辞职(除用人单位存在法定过错情形外),一般不符合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条件,即便经过劳动仲裁,也可能无法申请失业金。
此外,申请失业金还需按照当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如仲裁裁决书、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失业登记申请表等,经审核通过后,方可领取失业金。
二、劳动仲裁的证据可以拿回来吗
劳动仲裁中提交的证据原件在仲裁程序结束后通常是可以取回的。
一般情况下,在仲裁庭审质证完毕后,证据原件会退还给提交证据的一方当事人。不过,具体的取回时间和方式可能因仲裁机构的规定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有的仲裁机构可能会在作出裁决后,统一安排当事人取回相关材料,包括证据原件;也有的可能在庭审结束后当场或在较短时间内让当事人取回。当事人需要按照仲裁机构的要求,办理相应的手续来取回证据原件。
取回证据原件时,建议当事人仔细核对,确保取回的是自己提交的所有证据。如果证据原件涉及后续可能的其他法律程序或需要留存备用,当事人可以提前做好复印件等留存措施,以保障自身权益和相关事务的顺利处理。总之,劳动仲裁的证据通常是可以拿回来的,但要遵循仲裁机构的规定和流程。
三、劳动仲裁可以申请多少赔偿金
劳动仲裁赔偿金的数额需依据具体情形确定。
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比如,劳动者月工资为5000元,在单位工作3年,此时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其应支付的赔偿金为3×5000×2 = 30000元。
若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形,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同样按上述工作年限和月工资标准计算。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可能涉及赔偿金的劳动纠纷情形,如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未提供劳动保护等,赔偿方式和数额各有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判断。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后可以申请失业金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